十一假期即将结束,如何让孩子“收心”
十一长假马上就要结束,不少患有“假期综合症”的中小学生又将面临“考验”了。

这种所谓“假期综合症”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自制力不强,兴奋点不容易平复造成的。家长要帮助引导孩子消除“假期综合征”,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。
经过长达7天的假期后,很多孩子已经开始想念学校的老师和同学,只不过在家时过于宽松的环境和无负担的生活状态,让他们对开学产生了抵触情绪。因此,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和生物钟是消除孩子“假期综合征”的关键。
回眸假期让学生说个够
帮孩子们收心,老师的作用不可或缺。假期结束后,很多学生愿意跟同学交流假期生活,奇闻趣事、收获体验,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内容。某中学的张老师认为,开学时因势利导,拿出时间让学生一次聊个够,也能够帮他们收心,尽快进入学习状态。
“无论假期长短,回到学校后,学生们往往都很兴奋,迫切希望跟同学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,这个时候,与其一味地堵他们的嘴,不如因势利导,让他们有专门的时间回眸假期生活的点点滴滴,交流、分享彼此的快乐,一次说个够。这样一来,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,假期味儿自然就淡了,学生们的心也会自然回到学习中。”
开学收心“引堵”结合
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,特别要注意在假期后做好收心工作。”魏老师说。假期结束前,家长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搭配,应对开学后连续的学习。
魏老师说,假期刚刚结束,不少人心情格外浮躁,尤其是低年级学生,由于年龄较小,调整能力较差,假期后还沉浸在电视、电脑和睡懒觉的状态中。开学后,家长不可强求孩子改正,这样反而会引来逆反心理,要“引”、“堵”结合,比如可以与孩子约定好,每天只看半小时的电视。半小时时间一到,立即关掉电视,让孩子有自我约束的意识,养成“规则意识”。
“其实,给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,是一劳永逸的‘收心术’。”魏老师说。她认为,家长不仅应在上学期间培养孩子按时作息和学习习惯,假期中更应当如此,这样再长、再零碎的假期,孩子们也不会受到“假期综合症”的困扰。
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”。要让孩子真正的收心,就需要在假期结束后的学习中走到学生当中、了解学习状态、引导学生、更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通力合作,家长应以身作责,在让孩子执行良好作息时间的同时也给自己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,陪同孩子一起,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到回到正常的学校生活中。